4月29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列标准编制启动会,我会协助开展相关工作。省市场监管局质量监督处刘超越副处长和许可注册处、审查服务中心的有关负责人,我会李荣超秘书长及省标院、广东质检院、佛山质检中心、威凯等机构的技术负责人,电线电缆、燃气具、电动自行车、水泥等重点工业产品的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等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我会伏卫霞总工主持。 刘超越副处长指出,质量追溯是保障民生安全的“数字身份证”,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省市场监管局将以标准化、数字化手段织密质量安全网,为全国追溯体系建设贡献“广东经验”。他强调,省市场监管局将围绕追溯工作重点布局,一是在加快制定《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列标准的同时,推动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明确追溯实施节点日期,解决存量产品过渡问题。二是探索“监管倒逼”模式,在招投标、市场准入、使用环节(如工地验收)嵌入扫码核验要求。三是组织技术培训,为企业提供赋码设备选型、平台对接等支持,降低实施成本,重点帮扶3C生产企业优化追溯流程。四是建立“追溯码价值提升”机制,探索扫码营销(如消费者扫码查真伪、领优惠),增强企业与消费者参与动力。省标院陈学章主任详细介绍了《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列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思路,解读了标准的编制背景、框架及核心技术。他指出,该系列标准将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链,构建统一追溯技术规范,为行业提供可操作的数字化管理方案。图3 陈学章主任介绍标准框架
会议聚焦重点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深入交流,参会代表围绕行业特点和推进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痛点展开讨论,提出了破解企业填报积极性低难题、解决技术标准不统一问题的措施,深入讨论了降低赋码成本和平衡信息公开与商业机密、完善政企数据互通等工作,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筑牢“数字防线”。
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省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进入新阶段。未来,各相关方将紧扣“标准引领、协同共治”目标,加速推进追溯全覆盖,让“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成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鲜明底色。